新快報訊 記者鄭志輝報道 職場社交平臺領英(LinkedIn)近日發布了《全球人才流動趨勢報告》,當中對中美這兩大互聯網強國之間的行業人才分布、流動和需求特性等進行了對比分析,獲得了一些有趣結論,也為中國互聯網從業人員規劃職業發展路徑提供了思考和幫助。
	 
	把當前全球互聯網產業形容為中美兩強間的“修羅場”絲毫不為過。公開數據顯示,截至2015年5月,在全球最大的15家互聯網上市公司中,中國的阿里巴巴、騰訊、百度、京東占據4席,美國占據8席。同時,在全球新領域公司(即市值達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)排行中,小米、滴滴快的、陸金所和大疆4家中國公司進入榜單;另外11家來自美國。由此可見,中國的互聯網行業發展速度快、思路活,無論是從創新動能,還是驅動速度上看,都絲毫不輸給起步較早的美國互聯網行業。
	 
	領英的報告顯示,更好的薪資福利是中美互聯網人才首要的需求。對于求職者擇業的關注點,美國前三大關注點分別為高薪和福利(68%)、工作與生活良好平衡(56%)、尊重個人發展的企業文化(48%);中國前三大關注點為高薪和福利(79%)、有前景的職業發展道路(48%)、良好的員工發展環境(45%)。可以看出美國互聯網人更看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,及企業文化能否與自身發展相匹配;反觀中國互聯網行業,前所未有的互聯網發展熱潮,正推動著職場人向著實現自身夢想的道路前進。
	 
	中國的互聯網人才在一線城市“遍地開花”,上海以10.2%的增速再次領跑;杭州這座“新一線城市”的崛起,也在互聯網發展大潮中得到體現。
	 
	從美國互聯網人才流動趨勢圖中,不難發現西海岸成為少有的人才增速達兩位數的寶地。其中,西雅圖和灣區的互聯網人才增速分別為26%和21%。
	 
	另一個互聯網行業內的人才就業現象是,新興創業型互聯網公司與老牌互聯網公司展開激烈的人才爭奪戰。目前,國內初創公司開出了更具吸引力的薪酬與BAT搶人。據智谷趨勢公開數據顯示,在有1-3年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中,滴滴、今日頭條、美團等公司的平均薪資比BAT高出21%;3-5年經驗的技術人員,比BAT高18%。而據《紐約時報》2015年8月的報道,美國的兩家獨角獸Uber和Airbnb挖人最狠,谷歌、亞馬遜等老牌公司都成了目標挖角公司,其中Airbnb就有直接從谷歌端掉100多名員工的案例